党建工作

党建工作

首页 >> 党建工作 >> 正文

【清风育桃李 廉洁润初心】王廷相的清廉故事

发布日期:2024-11-05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    点击:

  王廷相(1474—1544),字子衡,号浚川,明代潞州人(今山西长治县)。

  嘉靖十三年(1534),王廷相升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,“提督团营军务,修举团营废坠”。由此,“士气得申”“利巧、党附、贪婪之徒悉皆罢去,中外称快焉”。嘉靖十八年(1539),王廷相升太子太保。当时正值严嵩、张瓒等人秉权,“货贿公行,朝士大夫皆噤声莫敢犯”。王廷相冒死呈上《天变自陈疏》,揭露权贵贪污行为,上书朝廷严惩。嘉靖十九年(1540),世宗好神仙,听信方士段朝用“帝深居无与外交接,则黄金可成,不死药可行”之言,欲不理朝政,拟命太子监国。举国文武大臣“愕不敢言”,太仆卿杨最抗疏直谏,毙命于杖下。王廷相又冒死谏止,其事遂罢。

  王廷相与明朝当时为官无德、为政无道,是官皆贪、是吏皆污的腐败行径作了坚决的斗争。他虽然为官几起几落,被捕下狱也好,削职为民也好,居官为政也好,但都时刻不忘与贪官污吏、贪赃枉法者作斗争。他虽身居高位,但清廉终身,笃志践行官德,其德业功名、政绩声望,为人称赞。